首頁 快訊 > 正文

最高法報告連續三年提反壟斷!要求完善公平競爭等司法政策-焦點熱門

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回顧過去五年的知產保護司法工作時,最高法工作報告點名“五常大米”“云南白藥(000538)”以及“青花椒”“金銀花”等典型案例,表明制止“傍名牌”、“搭便車”行為,對“碰瓷式維權”說不的態度。

對此,最高法部署2023年工作時要求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健全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南都記者發現,最高法已經連續三年在工作報告中談及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問題。


【資料圖】

不僅如此,最高法工作報告還首次提及“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方面司法政策,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回顧五年知產保護工作:點名“青花椒”“五常大米”等案件

回顧過去五年知產保護司法工作時,最高法工作報告曬出多組數據:人民法院共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19.4萬件,同比增長221.1%;2022年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判賠額較2018年增長153%,在涉WAPI通信標準必要專利侵權案中判賠1.43億元。

如何看待上述高速增長的案件數量和判賠數額?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所長馮曉青告訴南都記者,知識產權案件數量是一個重要信息,不但反映出知識產權在當今經濟社會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性,也反映出公眾維權意識不斷加強。此外,面對屢禁不止的惡意侵權現象,我們還應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更好地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

不僅如此,最高法工作報告還盤點了多起知產典型案例:在加強傳統品牌、老字號、馳名商標司法保護方面,“五常大米”“沁州黃小米”“云南白藥”等商標權、不正當競爭案被指存在“傍名牌”“搭便車”問題。

上述案件主要涉及地理標志保護問題。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副教授仲春告訴南都記者,地理標志表明的是商品產地、商品質量和特有品質,有品質擔保、質量認證的功能。對非來源于地理標志標示地區的商品使用該地理標志,造成欺騙性后果,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商標法對此予以禁止。

“就地理標志而言,它是重要的知識產權,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敝俅貉a充道。

對于“碰瓷式維權”問題,最高法點名“青花椒”“金銀花”等案,并表態要為合法經營者撐腰,讓違法經營者受罰。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最高法工作報告就曾寫入“青花椒”一案。

據悉,2021年9月上海萬翠堂公司以其他餐廳招牌含有“青花椒”三個字涉嫌侵權為由,將數十家餐館告上法庭并索賠。2022年1月,四川高院對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和上海萬翠堂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海萬翠堂公司全部訴請。

仲春告訴南都記者,“青花椒”案的判決脫離了對商標侵權的機械認知,四川高院在二審判決書中闡明原告公司雖然注冊取得涉案商標,但涉案商標的弱顯著性特點決定了其保護范圍不宜過寬,否則會妨礙其他市場主體的正當使用,影響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不僅如此,“潼關肉夾饃”“逍遙鎮胡辣湯”“阿克蘇蘋果”等商標侵權熱點事件也備受關注。她認為,這些案件提示各方關注商標保護的適用邊界,尤其是給予其他合法經營者合理使用空間以及對善意使用者進行反向保護。另外,還需思考商標注冊制度的進一步優化。

在仲春看來,最高法的報告恰好反映了知識產權保護的一體二面。一方面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另一方面也要給予社會公眾對標志的合理使用空間以及對于善意使用者進行反向保護。

馮曉青認為,這些案例本質上涉及廣大社會公眾利益、消費者的利益。最高法把這些案件作為典型案例納入,就是要把知識產權的保護邊界劃清晰,突出維護公平正義和公平競爭秩序,實現私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

連續三年提反壟斷,要求完善公平競爭等司法政策

除了知識產權保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亦是最高法的重要工作內容。南都記者注意到,最高法工作報告已經連續三年提及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工作。

在對2023年工作建議中,最高法工作報告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方面司法政策,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健全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完善數字經濟司法政策。

司法部門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的決心,亦能體現在人民法院過去五年工作中。最高法工作報告顯示,在依法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方面,人民法院共審結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2.9萬件,審理醫藥、電信、建材、文化消費等領域壟斷案件,依法懲處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保護市場競爭活力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僅如此,人民法院還依法懲處濫用數據、算法等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堅決制止 “大數據殺熟”、強制 “二選一”等 “店大欺客”行為。規范直播帶貨、付費點播等新業態新模式,保護創新經營,懲處非法逐利。

此外,對于“公平競爭”這項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內容,最高法報告亦有所涉及。最高法工作報告首次提及“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方面司法政策,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在推進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未來有哪些司法動作可以期待?仲春表示,在產權保護和市場準入方面,應在審判中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產權的平等保護、做到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全面保護。同時,堅持各種所有制經濟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對各類產權主體的訴訟地位和法律適用一視同仁,確保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

她還提到,在公平競爭方面,加強反壟斷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司法審判工作,適時出臺司法解釋;引導公平競爭的司法導向。此外,在社會信用建設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司法裁判的執行力,捍衛司法權威,進一步解決司法執行難的問題。

南都記者注意到,最高檢工作報告相關表述則重在強調“平等保護”。最高檢工作報告要求,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依法嚴懲嚴重經濟犯罪;此外,與全國工商聯健全工作機制,務實推進非公經濟平等保護。

對于新一年司法領域的主要發力方向,仲春認為,可以重點關注司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舉措,尤其是穩經濟增信心,依法驅動創新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競爭、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方面的具體舉措。

標簽:

精彩推送

最近最新2018中文字幕免费视频